在香港這個高密度居住環境,貓隻容易接觸各種病毒,其中包括貓冠狀病毒(Feline Coronavirus,簡稱FCoV)。貓冠狀病毒通常只導致輕微症狀,但有時會演變成嚴重的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)!OneDegree為你解釋貓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,讓你懂得如何保護你的貓咪;更提供減輕FIP治療費用負擔的方法——FIP額外保額附加保障1!
貓冠狀病毒是什麼?為什麼貓咪容易感染?
貓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,主要影響貓科動物,包括家貓和野貓。它分為兩種血清型:FCoV-1(最常見)和FCoV-2(較少見)。大多數感染貓冠狀病毒的貓咪不會有嚴重症狀,但病毒會在腸道複製,導致輕微腹瀉或其他消化問題。
FCoV與FIP的關係密不可分:FCoV是FIP的致病源,但只有少數(約1-5%)的FCoV感染會突變成FIP病毒(FIPV),最終導致FIP這一嚴重疾病。FIP會侵襲貓咪的白血球,嚴重破壞牠們的免疫系統。
貓冠狀病毒的傳染方式
貓冠狀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染,即貓咪接觸受感染貓的糞便、共用貓砂盆或污染的環境。病毒在環境中可存活數週,尤其在潮濕地方。在香港,生活空間相對有限,加上多貓家庭常見,感染率可能高達80%以上。
就算你的貓咪足不出戶,仍有可能因為外來途徑而感染貓冠狀病毒!貓冠狀病毒引入到家中的途徑包括:
- 人類帶入病毒:貓冠狀病毒可附着在衣物、鞋子或手上。如果主人接觸過受感染的貓(如探訪朋友家、收容所或貓舍),可能無意中將病毒帶回家。貓冠狀病毒可存活數週,尤其在香港潮濕環境。
- 新加入的貓咪:如果家中新引入一隻貓,而這隻貓已感染貓冠狀病毒(即使無症狀),病毒可能通過共享貓砂盆或環境傳播。香港多貓家庭常見,這增加傳播風險。
- 污染的物品:從外面帶回的貓用品(如貓砂盆、玩具)若未徹底消毒,可能攜帶病毒。貓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可存活數天至數週。
根據國際獸醫權威的研究報告2,約有40%貓隻會感染FCoV,而若家中飼養多於一隻貓咪,感染機會則高達90%;而其中1%至5%有可能發展為感染FIP,風險較高的包括2歲或以下的年幼貓咪及純種貓。
香港的居住環境容易讓病毒散播,如果你家有多隻貓,保持貓砂盆清潔和定期消毒非常重要。母貓也可能通過乳汁傳給小貓,但空氣傳播或直接接觸較少見。
貓冠狀病毒會傳染給人類或其他動物嗎?
貓冠狀病毒不會傳染給人類或其他動物,只限於貓科。研究顯示,它不會跨物種傳染給狗或其他寵物。就算你的家是多寵家庭,也不用擔心你的狗狗會感染,但還是建議分開管理以防其他疾病。

貓冠狀病毒不會跨物種傳染給狗或其他寵物。就算你的家是多寵家庭,也不用擔心你的狗狗會感染。
貓冠狀病毒的症狀
感染貓冠狀病毒的貓咪大多無明顯症狀,或只出現輕微上呼吸道問題如打噴嚏、流眼淚、鼻涕。腸道型感染常導致腹瀉,這是因為病毒攻擊腸道細胞,引起消化不良、間歇性軟便、食慾不振或體重減輕。
這些症狀通常自限性,貓咪可能在幾天內恢復,但慢性感染可能持續數週。如果你的貓咪有這些跡象,建議盡快帶去獸醫檢查,以排除其他原因。
如果貓冠狀病毒突變成FIP,症狀會嚴重得多,包括持續發燒、腹水積聚(濕性FIP)、影響內臟器官(乾性FIP)、神經問題如抽搐或行走不穩。
貓冠狀病毒的潛伏期
貓冠狀病毒的潛伏期通常為7-10天,這時貓咪可能產生抗體但無症狀。從感染到出現輕微症狀可能需數天到數週。但如果突變成FIP,潛伏期可延長至數週、數月甚至數年,受壓力、免疫力影響。年輕貓咪(2歲或以下)更容易快速發展症狀。
貓冠狀病毒與FIP的關係
貓冠狀病毒是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)的元兇。FIP是貓冠狀病毒在貓體內突變後引起的免疫過度反應,導致腹膜炎症,分為濕性(腹腔積液)和乾性(器官損傷)。及早發現貓冠狀病毒,可以預防突變。
FIP一直是貓咪常見疾病,曾經被視為無法治癒、近乎等同絕症的致命疾病。近年相關醫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,配合抗病毒口服藥,FIP治療成功率可達80%-90%,為患病的貓咪帶來希望!

FIP是貓冠狀病毒在貓體內突變後引起的免疫過度反應,導致腹膜炎症,分為濕性(腹腔積液)和乾性(器官損傷)。
FIP治療方法
過去,FIP被認為無法治癒,只能為患病貓咪進行支持性治療。關姸慧獸醫提到:「在治療FIP的GS-441524口服藥普及化前,香港獸醫只能給予如類固醇、抗生素或營養液等支持性治療處方,以緩解貓咪不適症狀,但這些藥物無法治癒FIP。」
但近年來抗病毒藥物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。抗病毒藥物GS-441524常見於治療FIP,最初用於治療埃博拉病毒,現證實對FIP有效。GS-441524可通過注射或口服給藥,口服形式更方便,減少注射引起的皮膚刺激。
在FIP口服藥尚未流通之前,治療FIP的針劑費用高昂,不少主人未能負擔。情況自去年開始改變——GS-441524口服藥近年於香港普及化,且價格較低,現在已廣為香港獸醫採用。
關姸慧獸醫表示:「近年香港獸醫使用GS-441524口服藥治療FIP的情況已見普及,口服療程通常持續84日,劑量依貓隻體重及病情調整,治療期間需要密切監測血液指標,治療成功率高達80%至90%,屬於相當高的水平,療效良好,存活率令人滿意,而且不用受皮肉之苦。」

關姸慧獸醫表示,使用GS-441524口服藥治療FIP,成功率高達80%至90%。
香港的FIP治療費用
根據OneDegree顧問獸醫團隊的數據,對於體重約3公斤的貓咪,使用GS-441524口服藥的84天療程費用約為HK$35,000(每粒藥約HK$420)。注射劑費用與口服藥相近。
貓主應通過正規獸醫渠道獲取藥物,避免使用假藥。
項目 | 費用(HK$) | 備註 |
GS-441524口服藥(3kg貓) | 約HK$35,000 | 84天療程,每粒約HK$420 |
診斷檢查(血液、影像等) | 約HK$2,000-$5,000 | 視檢查項目而定 |
支持性治療 | 約HK$1,000-$10,000 | 包括液體治療等 |
如何減輕FIP的治療費用負擔?
FIP已經不再是「絕症」。只要定期檢查貓咪健康,發現FIP癥狀時及時就醫,並透過口服藥進行治療,就有很大機會能夠療癒。
OneDegree明白,治療的FIP過程可能會對主人造成沉重財政負擔,因此我們的寵物CEO Plan®新增FIP額外保額附加保障¹,透過減輕FIP的治療費用負擔,推動主人積極治療FIP。

獨家³FIP額外保額附加保障
- 投保寵物CEO Plan®時只須選擇FIP額外保額附加保障¹,便可保障貓咪患上FIP時所需的藥物費用¹
- 賠償FIP處方藥物GS-441524的7成費用,額外保額高達HK$25,000
- 支援最長84日療程
- 貓咪1歲或以上即可加購附加保障¹
貓冠狀病毒測試方法
要診斷貓冠狀病毒,有幾種測試:
- 貓冠狀病毒快篩:快速抗原/抗體測試,能在10分鐘內出結果,通常能在獸醫診所使用。若結果為FCoV陽性則表示感染貓冠狀病毒,但需獸醫確認是否FIP。
- FCoV抗體測試:透過血清測試檢測抗體(AB)。若檢測結果為高水平,表示貓咪曾暴露於FCoV病毒,但不一定是活躍感染,不代表體內仍有活躍的貓冠狀病毒。
- FCoV抗原測試:用糞便檢測抗原(AG),確認是否活躍感染。
如何治療貓冠狀病毒?
貓冠狀病毒本身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,因為大多貓咪能自然清除病毒。重點是支持性療法:補水、營養支持、控制腹瀉。如果有慢性症狀,獸醫可能用抗病毒或免疫劑。
若突變成FIP,就需用GS-441524口服藥治療,治癒率可達80%-90%。GS-441524口服藥可由香港註冊獸醫處方。

貓冠狀病毒本身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。若突變成FIP,就需用GS-441524口服藥治療。
貓冠狀病毒疫苗
目前沒有專門預防FCoV的疫苗,但核心疫苗可提升整體免疫。預防FCoV主要靠保持衛生和替貓咪減壓。目前有FIP疫苗可用,但僅在部分國家可用,且只能在16週以上幼貓使用。因效果有限,獸醫不推薦常規使用。
總結來說,貓冠狀病毒雖然常見,但大多無害。作為負責任的貓主,定期獸醫檢查和良好衛生習慣是最佳防禦。可透過以下措施,降低FCoV及FIP風險:
- 保持環境清潔:定期清理貓砂盆,減少FCoV傳播。
- 減少貓咪壓力:避免擁擠或環境變化。
- 健康管理:定期獸醫檢查,確保免疫系統健康。

寵物主人若發現家中貓咪有懷疑FIP症狀,應即時求醫。為方便主人即時了解寵物健康情況,亦可使用OneDegree手機應用程式陪胖日記內的獸醫諮詢功能,與真人獸醫對話,了解更多寵物的健康情況。
若即時對話後獸醫認為貓咪有患上FIP的機會,應儘快前往獸醫診所或醫院進行詳細診斷。
貓冠狀病毒常見問題
貓冠狀病毒會傳染給狗嗎?
不會,貓冠狀病毒是貓特異性的病毒,不會傳染給狗或其他動物。它與狗的冠狀病毒(如Canine Enteric Coronavirus)不同,不會跨物種傳播。只有少數情況下,某些冠狀病毒變異(如SARS-CoV-2)可能感染貓和狗,但標準的FCoV不會影響狗。
貓咪身上90%存在著什麼病毒?
世界各地貓咪身上約90%存在貓冠狀病毒的抗體,尤其在群居環境如貓舍中。這病毒非常常見,全球家貓的血清陽性率可達50-90%,但大多數貓不會出現嚴重症狀,只可能導致輕微腸道問題或演變成FIP。
¹須另選擇附加保障,最高額外保額為HK$25,000,OneDegree將賠償處方藥物GS-441524的7成費用。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)為保單之不保病況,附加保障只適用於處方藥物GS-441524之額外賠償,並不包括其他醫療費用(如診金、化驗及住院等)。此附加保障只適用於1歲至11歲的貓隻,且終身只能索償一次。詳情請參閱保單條款。
²Pedersen, N.C.,《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感染回顧:1963-2008(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)》,第11卷,第4期,225–258頁,2009年。
³根據2025年7月各主要保險公司產品小冊子資料的調查結果。